
一、好茶好水好茶具
俗話說:“水乃茶之母,器乃茶之父”,有了好茶葉,更需好水好茶具,才能將其神韻表現淋漓盡致。水最好是純凈水或礦泉水,茶具則“宜陶景瓷”「宜興的陶器(如紫砂壺),景德鎮的瓷器(蓋碗)」為佳。
二、壺型與茶葉投放量
根據喝茶人數選定壺型,根據茶壺的容量確定茶葉的投放量(正常7克-10克)。若茶葉是緊結半球型烏龍,茶葉需占到茶壺容積的1/3—1/4;若茶葉較松散,則需占到壺的一半。
三、水溫要求
由於高山茶包含某些特殊的芳香物質需要在高溫的條件下才能完全發揮出來,所以一定要用沸水來沖泡。小提示:使用沸水泡制小葉或嫩葉型烏龍茶時,茶湯出水時間務必掌握在20-40秒之間。
四、開湯時間
閩南和台灣的高山茶沖泡時浸泡的時間第一泡一般是45秒左右,再次沖泡是60秒左右,之後每次沖泡時間往後稍加數10秒即可。閩北和潮州的烏龍茶開湯時間則要快得多,第一泡15秒就可以了。小提示:茶葉的開湯時間因個人口味而不同,主要得靠泡茶人自己掌握。
五、沖泡次數
高山茶則有“七泡有余香”的說法,方法得當每壺可沖泡七次以上。
六、具體步驟
1、泡茶前先用沸水把茶具淋洗一遍,泡飲過程中還要不斷淋洗,使茶具始終保持熱度。
2、分茶入壺,碎末填壺底蓋以粗條,中小葉排在最上面,以免茶末堵塞壺口。
3、沖茶先要循邊緩沖,以免沖破“茶膽”。沖水時要使茶葉打滾。
4、當水漫過茶葉時,立即倒掉,稱之為“茶洗”。
5、第二次沖水至九成即可,加蓋用沸水淋壺身,這時茶盤中的水漲到壺的中部,這叫“內外夾攻”。 約1-2分鐘後,高山茶的精美真味就浸泡出來了。
一、好茶好水好茶具
俗話說:“水乃茶之母,器乃茶之父”,有了好茶葉,更需好水好茶具,才能將其神韻表現淋漓盡致。水最好是純凈水或礦泉水,茶具則“宜陶景瓷”「宜興的陶器(如紫砂壺),景德鎮的瓷器(蓋碗)」為佳。
二、壺型與茶葉投放量
根據喝茶人數選定壺型,根據茶壺的容量確定茶葉的投放量(正常7克-10克)。若茶葉是緊結半球型烏龍,茶葉需占到茶壺容積的1/3—1/4;若茶葉較松散,則需占到壺的一半。
三、水溫要求
由於高山茶包含某些特殊的芳香物質需要在高溫的條件下才能完全發揮出來,所以一定要用沸水來沖泡。小提示:使用沸水泡制小葉或嫩葉型烏龍茶時,茶湯出水時間務必掌握在20-40秒之間。
四、開湯時間
閩南和台灣的高山茶沖泡時浸泡的時間第一泡一般是45秒左右,再次沖泡是60秒左右,之後每次沖泡時間往後稍加數10秒即可。閩北和潮州的烏龍茶開湯時間則要快得多,第一泡15秒就可以了。小提示:茶葉的開湯時間因個人口味而不同,主要得靠泡茶人自己掌握。
五、沖泡次數
高山茶則有“七泡有余香”的說法,方法得當每壺可沖泡七次以上。
六、具體步驟
1、泡茶前先用沸水把茶具淋洗一遍,泡飲過程中還要不斷淋洗,使茶具始終保持熱度。
2、分茶入壺,碎末填壺底蓋以粗條,中小葉排在最上面,以免茶末堵塞壺口。
3、沖茶先要循邊緩沖,以免沖破“茶膽”。沖水時要使茶葉打滾。
4、當水漫過茶葉時,立即倒掉,稱之為“茶洗”。
5、第二次沖水至九成即可,加蓋用沸水淋壺身,這時茶盤中的水漲到壺的中部,這叫“內外夾攻”。 約1-2分鐘後,高山茶的精美真味就浸泡出來了。